春蚕象征(春蚕到死丝方尽)
提起艺术家罗中立,人们就会想起他的代表作品《父亲》,刻画了一位饱经沧桑的农民形象,这幅画引领了当代艺术的伤痕美术和乡土绘画的发展。获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入选国家教材,被认为是"当代美术史上的里程碑"。
(资料图片)
罗中立在创作中
罗中立作品《父亲》
而他的早期代表作《春蚕》,是罗中立继《父亲》之后,为世人呈现的另一幅扛鼎之作,对于母亲形象的塑造也在当代中国美术史上写下了浓彩重墨的一笔。作为《父亲》的姊妹篇,《春蚕》通过刻画传统农村中劳动女性形象,来表达艺术家对农村、对农民无法割舍的乡土情怀。用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来为作品命名,这是有象征意味的,他将默默奉献的母亲比作春蚕,也饱含着一位赤子对母亲发自内心的爱与感激。
1980年版的《春蚕》,胸前别着红花,龙美术馆收藏
《春蚕》局部
不同于作品《父亲》通过对人物五官、神态超写实地描绘,来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春蚕》隐去了人物的面部,深色的背景加上头顶的光线投射,使得画面的焦点集中在母亲蚕丝般的满头银发上。画面中母亲低着头,手里拨弄着蚕叶,一丝一缕的银发在光线的烘托下明暗有致,像蚕丝一样,栩栩如生,而发间也有一个若隐若现的蚕茧,从侧面反映出母亲含辛茹苦的人生历程。皱纹布满额头,衣衫褴褛下露出一双黢黑、苍老的手,从上至下纵观整件作品,由深及浅,由黑到蓝灰,渐变至簸箕中的蚕宝宝的纯白,画面单纯洗练,过渡如行云流水。
1983年版的《春蚕》,胸口戴的是黄桷兰
艺术家在作品中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饱经风霜的手里拿着象征新生与希望的桑叶,还有充满生命力、被精心照顾的圆滚滚的数十条蚕宝宝,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些构图布局与安排,反映了艺术家深刻的思想内涵,也使观者不得不为之动容。
《春蚕》在龙美术馆(西岸馆)"转折点——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展览上展出(右)
据了解, 《春蚕》共有3幅,1980年版的《春蚕》被龙美术馆馆长、收藏家刘益谦以3882.84万元人民币购得,创下当时重庆油画拍卖最高纪录。1983年,罗中立画了另外两幅几乎一模一样的《春蚕》,其中一幅由台湾著名收藏家林明哲收藏,这就是2014年北京保利所拍的《春蚕》,经过数轮竞争,最终以380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以4370万元成交。还有一件尺寸较小的被罗中立自己收藏。
据资料图片显示,先后两次拍卖的两幅《春蚕》几乎一模一样,但是也有不同,龙美术馆收藏的那幅《春蚕》中,"母亲"的胸口戴着一朵红色的花,2014年北京保利拍卖的《春蚕》里,"母亲"的胸口戴的是黄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