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9日,电视剧《蜗居》上演大结局。这部以“房奴”话题为主线的电视剧,在当时引发了有关社会、家庭、情感等问题的大讨论,最终也收获了7%的高收视率。该剧的热度,并不逊色于后来的国民剧《甄嬛传》。

整整13年后,滕华涛带着新剧《心居》再度和观众见面。同样是海清主演,同样是讲买房那点儿事,本剧的热播很难不让人联想起当年的《蜗居》。

《蜗居》算不得意义深刻的作品。它讲述平民百姓的那点儿家长里短,但还达不到深入骨髓、直达本质的地步;它展示了社会生活的种种现象,却不敢揭露和批判,只敢在嘴里小声嘟囔和抱怨。

然而,它毕竟通过海萍和海藻两姐妹买房的故事,触碰到了老百姓的痛点,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共鸣。今天,当我们谈起“房奴”“小三”时,还是会想起这部电视剧。

可谁又能想到,13年后的《心居》,非但没能克服当年《蜗居》的弱点,升华它的主题,反倒出现了各个层面的“大倒退”。如果说《蜗居》对社会现实的触碰是小心翼翼、浅尝辄止,那么《心居》则已经彻底“躺平”,主动沦为消费主义景观社会的一部分了。就和屏幕上格外憔悴的海清一样,《心居》所谓人文关怀的苍白无力是无法掩饰的。

从郭海萍到冯晓琴:大女主剧等于女主互斗?

很多人也许都已经忘了,《蜗居》的绝对主角不是妹妹海藻,也不是宋思明,而是从家乡来到大城市闯荡的郭海萍。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那个年代可能还没有这个概念,但《蜗居》是事实上的“大女主剧”。《心居》更不必说,剧集最重要的戏剧冲突就是冯晓琴和顾清俞的对峙。看宣传海报上海清和童谣站的C位,也知道本剧的卖点在哪儿。

从郭海萍到冯晓琴,两部剧的故事都从女主想买房的念头开始,但有意思的是,扮演者没有变,行为逻辑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郭海萍为什么要买房?她来自于一个小城市,家境不上不下,但在当地也算是衣食无忧。但她并不满足,于是考进大学,来到了大城市,削尖脑袋挣钱,只求在钢铁森林里有自己的立锥之地。买房,就成了必然的选择。总之,她很奋进,这是一个大女主不断向前却又不断受挫的故事。

然而,冯晓琴为什么要买房?她所在的顾家,目测房子一点儿也不小,况且还让她的妹妹冯茜茜借住。买房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完全不能和郭海萍同日而语。当然,冯晓琴的诉求是获得一个独立的空间,有一套“写自己名字的房子”,不再有“寄人篱下”的感觉。然而精明能干的冯晓琴和丈夫这么多年下来只积攒了3万元,首付却要向顾清俞借100万,购买价格200万以上的房子。显然,这钱是没准备还了。

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想买房没问题,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去实现,可冯晓琴除了每天嫌弃自己的丈夫,还有什么行动呢?想借钱也没问题,可冯晓琴是不是也应该问问自己的亲朋好友,而不是把大姑姐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本剧的中心矛盾——冯晓琴和顾清俞的对立——本身就缺乏基础,很难成立。那么以此为起点的叙事,还有多少合理性可言呢?

如果说《蜗居》要讲述的是一部分都市白领、知识女性的生活困境,反映了不同地区经济差异造成的个人(尤其是女性)困境,那么《心居》展现给我们的,就是两位伶牙俐齿、老谋深算的女性的争斗,个人物质欲望的相互碰撞。

《心居》的主创当然知道什么情节容易有热度,什么场景观众爱看。所以,剧中的“买房”不再有《蜗居》里的社会意义,更没有了对女性的同情理解,反而沦为用来营销的热点,仅此而已。

从郭海藻到冯茜茜:“第三者”的庸俗化、狗血化

当年的海藻走了和姐姐海萍截然不同的道路,因为她遇到了那个儒雅随和、风度翩翩的宋思明。在内地电视剧史上,“第三者”的形象曾经发生过有趣的嬗变。比如,《牵手》里俞飞鸿饰演的王纯,就让“小三”不再那么面目可憎,到了《蜗居》里的海藻,更是充满争议。

她和宋思明之间,未必没有真爱。海藻所追求的目标,也未必是金钱。事实上,她既希望从小贝身上得到幸福和温暖,又希望通过宋思明打开一片新天地。这对许许多多像海藻一样在异乡漂泊的年轻姑娘们来说,或许是一道人生选择题。她的选择,到底是对是错,清醒还是糊涂,解脱还是沉沦?直到今天,依然难以回答。

事实上,就连作者六六的心理都是矛盾的。一方面,她执意要给海藻安排一个悲惨的结局——同时失去宋思明和小贝的爱,以及生育能力;另一方面她又安排一个美国人马克从天而降,给了海藻开启新生活的可能。海藻的“复杂”,也是《蜗居》留给观众的思考题。

可到了《心居》里,海清饰演的冯晓琴的妹妹冯茜茜插足顾昕和葛玥的婚姻,已经没什么道理可讲。不管是她要报复曾经看低她的大伯母,还是看重顾昕所谓的“条件”,都不值一提。除了为电视剧增加一点狗血的争吵戏,给网友提供一些痛骂“小三”的物料,还剩下什么意义?

好莱坞著名编剧理查德·沃尔特说,创造有价值的角色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让每个角色都值得同情。因为同情,我们才会去思考人物的行为逻辑,继而认识作品的主旨。13年过去了,我们却连“海藻”都失去了。

从贪官到暴发户:被架空的“现实主义”

郭海萍和冯晓琴最终都获得了不错的结局:前者开了一个中文学校,后者开起了养老院。但恐怕,这都要归功于宋思明和展翔的帮助。

宋思明听海藻说姐姐买房还缺6万时,不禁笑了出来。这当然是一种隐喻——阶层差异之大,已经到了“贫穷限制想象力”的地步。同样的,冯晓琴不顾颜面向顾清俞借的100万,也就是展翔一挥手的事儿。

在《蜗居》里,宋思明的结局被蒙上了一层悲情色彩,甚至引起不少观众的同情。但他与房地产商称兄道弟的关系、出入高级场所眼睛都不眨的习气,以及拆迁弄出人命也能四处疏通的手腕儿,都暴露了其权钱寻租、饮鸩止渴的本质。换言之,海萍所谓“奋斗”的结果必然要大打折扣。因为身受大恩,连海萍后来都对海藻和宋思明的关系没什么话好说,中气不足,只能对他说一句“善待海藻”。

六六的本意是想拿妹妹和姐姐的不同人生选择做个对照,告诉大家,像姐姐这样踏踏实实过日子,才是人生正道。可文本离开作者,就有了更广阔的解读空间,我们都明白:妹妹和姐姐的人生选择,或许也没那么大的差异,有的无非是人生际遇的不同罢了。说到这里,当年的观众也就明白,“买房”是怎样和权力、阶层、人性缠绕在一起的。

13年前,《蜗居》刺痛了一代人正在面临的严酷现实。13年后呢?靠买房起家的展翔就像一个从天而降的虚构人物,不知为什么要掺和顾家的事,也不知为什么要诚心诚意地帮助冯晓琴。郭海萍要感谢的是权力,而冯晓琴要感谢的大概只有编剧。

于是,《心居》的一切矛盾冲突都建立在虚空的基础之上,他们争吵、互斗,但只是为了“演”给观众看。我们看到了顾清俞和施源、顾昕和葛玥之间“女高男低”的反差关系,看到了顾清俞(高知白领)和展翔(暴发户)之间的趣味差异,看到了冯晓琴和本地人之间的地域差异,还有婆媳大战、姑嫂大战、兄弟姐妹大战……这些当然都是主创安排好的“热点”。

只是,看完《心居》之后,不会有人再像13年前一样,为剧中人物的命运而唏嘘不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