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根据首都疫情防控安排,为了减少人员流动性、聚集性风险,全市暂停开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线下关门、线上不打烊,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统筹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鼓励引导数家知名文化企业,联合推出涵盖图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书法等7077个数字文化资源,加强线上公共文化数字资源供给,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首都图书馆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图书资源。市民注册公共图书馆“一卡通”后,可通过登录市、区两级数字图书馆,阅读691.5万册电子书、1500种期刊、300余种报纸和1460.3万篇学术论文,包含一些畅销书。读者登录首都图书馆官网,可查阅31个数据库。
各区图书馆也纷纷推出各类阅读数字资源,各有特色。东城区图书馆推出“科举辑萃”“创意之家”等专题文献,讲述故宫以东故事。西城区图书馆推出微信图书馆、少儿数字图书馆,丰富数字漫画作品,“天天微学习”汇集超过17000个微视频、1500节微课。朝阳区图书馆设置网上图书馆,推出数字资源线、特色数据库、阅读分享、古籍展示等栏目。海淀区图书馆推出“数字海图”,包括中外名著等85万余册的电子文献和有声读物,电子期刊10万余册。丰台区图书馆搭建“中国诗词库”“晨星历史故事库”“家庭书房”,提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石景山区图书馆挖掘推出“红色故事绘”“精品听书馆”“宅家课堂”“网络书香阅见美好”等地方文献、文化专题资源。门头沟区图书馆开设了中国报纸资源全文数据库、中华连环画数字阅读馆、有声图书馆、“西山讲堂”“永定文化”等主题资源库,展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历史底蕴。房山区图书馆提供“中华诗词库”“历史故事库”“名师讲坛”和新书上架、线上阅览室服务。通州区图书馆推出“互动视频图书馆”“知识视界”视频图书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非洲野生动物资源库和云图智慧党建、云图红色经典等资源。大兴区图书馆着力完善“掌上兴图”,推出疫情防控知识库、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学术资源、热门图书和公开课等资源。
此外,市、区两级数字文化馆推出各类线上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书法、插花、茶道、陶笛、八段锦等演出、活动、讲座、培训等服务。北京市文化馆搭建北京数字文化馆平台,汇集艺术普及慕课、教学视频、微视频等各类数字资源5万多种,资源总量超过4TB,分为汇资讯、看直播、享活动、学才艺、赶大集、志愿都、文旅号和聚行业等十大栏目;还推出“走进”系列全民艺术普及视频资源140余集,总时长近1000分钟。
各区文化馆的线上数字资源同样精彩。东城区文化馆推出“艺+1云课堂”“一起画国画”和线上精彩演出等资源。西城区文化馆提供云课堂、云音乐汇、云观影、云演出等云上服务。海淀区文化馆开发录制在线教学资源70门课程,北馆推出“青春时间胶囊”摄影展和“云端再现”文艺培训直播活动。丰台区文化馆提供“网上艺苑”,包括文艺演出、讲座报告、培训科普、活动展览等服务内容。石景山区文化馆推出线上90多场文艺汇演、180多场戏曲表演、30场非遗展示等“文化E空间”。门头沟区文化馆推出线上文艺辅导鉴赏节目“追梦红楼”和云端非遗。房山区文化馆提供拉丁舞、心理学、美妆班、古法制香等近1500集线上课程。通州区文化馆打造“通州记忆”,突出运河文化,举办线上运河记忆图片展。顺义区文化馆开设书法、美术、音乐等慕课,采用VR技术,让市民足不出户沉浸式游览非遗展厅。昌平区文化馆提供线上文雅慕课、线上展馆、军都文苑和非遗展示等栏目,内容丰富,不但有音乐、美术、舞蹈培训,还有科学养生、体育健身、生活百科课程。怀柔区文化馆突出戏曲特色,制作“砌末之韵”“陪你看京戏”“走近昆曲”等系列课程。平谷区文化馆搭建公益文化线上培训平台,推出摄影基础课程。密云区文化馆围绕水库、红色、长城等主题,提供文化艺术资源库、少儿多媒体资源库、市民百科学习课堂和密云特色字资源库。延庆区文化馆推出大鼓、舞蹈、器乐、美术教程和图文视频等“文化学堂”,助力市民学习提升文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