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将继续给东盟发展带来诸多机遇,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向前发展

作者|陈世渊「中国建设银行(亚洲)总裁办公室」

文章|《中国金融》2023年第8期


(资料图)

中国和东盟均是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两地毗邻和睦,经贸和人员往来频密,产业互补性强,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东盟地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前沿,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核心区,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占主导地位,是中国经济外循环的重要节点。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将继续给东盟发展带来诸多机遇,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向前发展,共同建设亚太地区命运共同体。

银行业应把握发展机遇,顺势而为,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勇于担当国家战略的推进者,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力军,积极打造中国和东盟的金融桥梁,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发展前景良好

中国经济保持高质量较快增长,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2023年中国GDP增速预期目标为5%左右,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预期增速。进入2023年,由于发达国家需求下降,东盟出口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中国需求上升将有力拉动东盟出口增长。

中国是东盟主要贸易伙伴。在出口方面,2021年老挝、缅甸对华商品出口占其总出口的30%以上,越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占20%左右。在进口方面,越南、柬埔寨、缅甸等国从中国进口商品占其总进口的30%左右,老挝、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占20%左右。

旅游业是东盟各国重要支柱行业。中国是东盟重要的游客来源国。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越南当年入境游客1800万人次,中国游客占32%;泰国入境游客4000万人次,中国游客占28%;马来西亚入境游客2600万人次,中国游客占12%;印度尼西亚入境游客1900万人次,中国游客占19%;菲律宾入境游客800万人次,中国游客占21%。2023年东盟旅游业预计在中国公民境外旅游恢复的带动下进一步复苏,将有力支撑东盟各国经济增长。

整体来看,中国经济复苏将提振包括东盟在内的广大亚洲地区经济增长。IMF估算,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拉动亚洲其他地区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2023年东盟仍会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其中越南2023年GDP增速预期为6%、菲律宾为5.5%、泰国为3.7%、马来西亚为4%、印度尼西亚为4.9%。

深化亚洲产业链合作潜力巨大

中国明确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同时,将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这将给东盟各国带来多方面发展机遇。第一,中国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东盟,将带动东盟各国产业和经济发展。第二,中国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东盟各国将直接受益。中国可采取技术输出、科技企业投资等形式,提升东盟的整体科技水平。第三,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加强合作。中国在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金融等方面具有明显领先优势,可助力东盟各国优化能源结构,共同推进亚洲地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中国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实施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项目。包括“中—老—泰”铁路项目、印尼雅万高铁、中缅油气管道、中越电站项目等在内的诸多“一带一路”项目,将从实处帮助解决东盟地区普遍存在的基建瓶颈和产能短板,促进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对东盟地区直接投资增长较快。2021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流量为197.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2.8%;2021年末对东盟直接投资存量达1402.8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占比接近30%,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零售和公共事业(电、热、气、水)占比均超过10%。

共同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国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推动RCEP生效实施。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议。

RCEP由东盟发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加入。RCEP包括15个成员国,覆盖近23亿人口,占全球GDP和世界出口均接近三成,是参与人数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2023年2月,菲律宾批准RCEP核准书,预计将在今年成为最后一个生效实施RCEP的成员国。

未来几年,RCEP将极大推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并在全球范围内释放和平发展红利,成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推手。RCEP打造了一个亚太地区深化合作的新平台,中国坚定支持东盟在RCEP的主导地位,成员国共同应对当前世界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银行业要积极把握东盟业务发展机遇

一是勇于担当国家战略的推进者。充分利用银行的资金优势、资讯优势和当地网点脉络优势,踊跃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积极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促进亚洲产业链深度融合。在项目融资中,可优先考虑提供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服务,促进当地绿色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力军。近年来美国利用美元霸权频频发起单边制裁,严重影响各国企业正常运营。人民币汇率在全球主要货币中表现相对稳健,成为亚太区域支付结算、商品计价、资金融通等主要币种的迫切性快速上升。中国银行业应顺势而为,着眼长远,大力发展人民币业务,助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是善用金融活水,打造中国和东盟的金融桥梁。东盟各国企业成长较快,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社会资金需求旺盛,本地零售银行、企业金融等业务发展潜力较大。银行一方面可输出先进的综合管理经验和金融科技能力,善用金融活水,服务当地社会;另一方面,可利用跨境经营优势,协助东盟各国引入中国企业投资,并促进东盟企业对华贸易和投资。

东盟各国除新加坡外均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动能较强,但是部分国家营商环境仍存在较大改善空间。同时,各国国情不尽相同,社会制度和文化差异较大。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当地拓展业务时,需特别关注当地国别风险,主动适应当地文化,守住合规底线,稳健经营,实现高质量增长。

本文源自:中国金融杂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