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陵,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与其第二任皇后孙氏合葬的陵墓。明宣宗于宣德元年(1426年)至宣德十年(1435年)在位,时间虽短,但其一生却丰富多彩。
前两年的电视剧《大明风华》为朱瞻基吸粉无数。他文能书能画,留下《武侯高卧图》等不少名作;武可上马安邦,打小就随爷爷朱棣征伐漠北。在治国上,朱瞻基的父亲明仁宗仅在位十个月,所以“仁宣之治”实际上是以朱瞻基在位的时间为主的。
(资料图片)
就是这样的一代雄主,也有业余爱好。他喜欢斗蟋蟀,被戏称为“蟋蟀皇帝”。但是,“蟋蟀皇帝”身后留下的却是美名。由此可见,有业余爱好不要紧,不耽搁正事就行,否则,就会被人诟病为不务正业。
伴奇梦出生 具帝王之相
明宣宗的出生颇具传奇色彩。相传,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二月初九,彼时仍是燕王的朱棣做了一个奇梦。在梦中,朱棣的父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将象征着皇权的玉质大圭亲手送给了朱棣,并留下一句:“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梦醒之时,朱棣的孙子朱瞻基便出生了——正如那梦预示的一样,在未来,爷孙二人将手持玉圭、登上皇位,分别成为明成祖与明宣宗。
梦的真假不知。但朱棣以此梦认定自己乃继承太祖血脉的帝王,于是他起兵造反,从建文帝手中夺得皇权,最终成为一代帝王。某种意义上,幼小的朱瞻基是朱棣夺得皇冠的神圣保障,同时也是夺权成功的见证人,他自然也是命中注定的帝王——这一切使得朱棣不得不对这位孙儿疼爱有加。
幼年的朱瞻基也十分争气,他长相颇似朱棣,不仅善骑射,而且伶俐聪慧、能言善辩。于是,自从他出世,朱棣便将他当作接班人来培养。朱棣去世后,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仁宗。实际上,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成祖次子朱高煦对此颇为不满。据记载,朱高煦不仅长于骑射,臂力超群,他更是在“靖难之役”中多次辅助朱棣扭转战局,立下战功。高大、威猛的朱高煦无论从哪一点来说都比身材肥胖、行动迟缓的朱高炽更具帝王之相。然而,朱棣既然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煦就痛失了太子之位,自然与皇位无缘了。
洪熙元年(1425年),仁宗病逝,其在位不足一年。这让朱高煦看到了重夺皇位的机会。彼时,太子朱瞻基从南京赶往北京,朱高煦曾打算将侄子朱瞻基截杀于赴京的路途中,但没有成功。洪熙元年六月二十七日,朱瞻基登基,是为宣宗,改次年为宣德元年。此后朱高煦曾蓄意谋反,但其阴谋已然为朝廷所知晓。向朱高煦多次劝告无果后,宣宗亲自率兵平反。此后,政局逐渐稳定,而史称“仁宣之治”的时代由此铺展开来。
促织受偏爱 书画有建树
在宣宗一朝,明朝的社会、经济状况迎来了普遍繁荣,明朝迎来全盛之时。《明史》曾如此评价宣宗的治理:“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宣宗没有延续成祖朱棣那般的扩张政策,而是采取了节俭、紧缩的政策。宣宗即位后,重农,息兵,养民,同时大力惩处贪污。另外值得一提的细节是,郑和的航海活动在仁宗时曾被停止,但宣宗令郑和继续。遗憾的是,郑和因病不得不结束了其继续下西洋的事业,此后亦再无接续。
作为一代有成帝王,令人叹息的是,宣宗在其盛年时却猝然离世。宣德十年正月,宣宗病重,当月驾崩,享年38岁。宣宗病逝后,宣宗之母张太后按宣宗遗旨,让太子朱祁镇继位,是为明英宗。至此,宣宗的一生画上句号,“仁宣之治”也一同结束。
宣宗是一个喜爱新鲜事物、爱玩儿、爱文艺的人,尤其是喜欢玩促织(蟋蟀)。据《明朝小史》记载,宣宗不仅命令专人于京城抓捕蟋蟀,命令宦官赶赴盛产蟋蟀的江南高价购买蟋蟀,甚至下密诏让当地官吏为自己留住上等的蟋蟀千只,这道密诏被王世贞收录于《国朝丛记》中。而《万历野获编》中更是记载:“今宣德蟋蟀罐甚珍重,其价不减宣和盆也。”清朝文学家蒲松龄曾以宣宗对促织的喜爱为素材,作短篇小说《促织》,并收录于《聊斋志异》中。由此,宣宗被后世戏称为“蟋蟀皇帝”。
宣宗在书法、绘画方面也颇有建树。宣宗曾效法宋徽宗开创“宣德画院”,明代画院也在此时达到鼎盛,画家更是人才辈出。《列朝诗集小传》曾如此记载:“帝游戏翰墨,点染写生,遂与宣和争胜”。意思是宣宗在书画方面有与宋徽宗争胜之意,而其成就在某种意义上确实与宋徽宗不相上下。
史家对历史上偏爱文艺的皇帝总是颇有微词,因为历史上不乏因热爱文艺而失去江山的皇帝,宋徽宗、南唐后主李煜皆是如此。然而,明宣宗可谓把握住了业余爱好与治理国家的度,并未耽于游乐而误了朝政。
遗诏命从俭 帝陵小而美
宣宗驾崩后,明景陵于宣德十年正月十一日正式开始修建。同年六月二十一日,宣宗下葬地宫。直至天顺七年(1463年)三月十九日,明景陵最终完工,历时二十八年。
明景陵占地共25000平方米,在明十三陵中面积最小。究其原因,大致有二:其一,由于先前帝王陵墓的选址与占地,再考虑到风水原因,明景陵最终选址于狭长的山间;其二,宣宗遗诏有云:“丧制悉遵皇考洪熙元年五月遗诏,毋改山陵,务从俭约”,延续其一贯的节约、紧缩的政策,景陵与其父仁宗的献陵一样,在规制和工量上均从俭。
景陵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布着裬恩门、裬恩殿、三座门、棂星门、石祭台、方城、明楼,以及宝山。总的来说,景陵可以算是一处两进院落。第一进院落自裬恩门起、至三座门前终,而第二进院落自三座门始、至方城前终,宝城、宝山分列其后。
为保护景陵原生态的古迹风貌,1998年景陵实行封闭式保护,不再供游客观赏。如今再访景陵,我们首先看到的陵门并非“原装”。曾经的裬恩门至1955年修缮之时已残破不堪,仅仅留下山墙和部分房梁,屋顶和大部分墙壁已经坍塌。于是,在1955年的修缮中,仅在门基旧址上垒出两面红墙,中间夹一铁门作为园区入口。
进入陵门后,不远处的台阶沟通着我们脚下的土地和一方地基遗址,这地基便是残存的裬恩殿地基。明景陵分别在嘉靖十五年(1536年)、清代乾隆五十年至五十二年(1785年至1787年)间得到过两次修缮,而我们眼前的裬恩殿地基已然是乾隆年间修缮过后的样貌。不过,在嘉靖年间的修缮中,明世宗在实地考察景陵后感到其“规制独小,又多损坏”,因而决定“重建宫殿,增崇基构,以隆追报”。修缮主要体现在:一是裬恩殿单檐改重檐,二是丹陛云纹改二龙戏珠纹,三是在裬恩殿与三座门之间增修抱厦一间。总体而言,在嘉靖年间修缮以后,景陵的规格确实算比较高的了。可是,在乾隆年间的修缮中,为减少修缮难度,神功圣德碑的碑亭被拆除,裬恩门、裬恩殿规模又被缩小了。
走过裬恩殿旧址,穿过披着青红琉璃瓦的三道门,就是景陵的第二进院落。院落内伫立着棂星门的遗迹,色彩斑驳而厚重。棂星门中间敞开的门体好似一方画框,将远处的石五供和作为背景的明楼墙体框成一幅画。
石五供后,是景陵拔高后的方城及明楼。由于景陵本就建筑简朴、狭小,再加上景陵选址于两山洼地之间,修建方城和明楼的空间已然不多,因此,鸟瞰之下这些建筑都呈狭长状。而为了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显示出皇家陵墓的气派,于是整个方城的地基被拉高,并在石五供后设置坡度较大的礓石察儿路通向方城底部。
如今,被封闭保护的景陵在名声上的确是远不及作为景点开放的长陵,而世人对其的了解更多是源于对“蟋蟀皇帝”的好奇,以及对“仁宣之治”之壮阔与豪迈的无尽向往。
时间是历史的母亲,但也是历史的敌人——如果没有那些稳固的、持续存在的物质的话。明景陵是一方小而美的遗迹,在时间的长河里,一朝盛世以它结尾,又被这方建筑收藏,人们围绕这方建筑和它收藏的盛世展开活动——于是,这些活动在这方物质遗迹中沉淀为历史。因此,保存历史、认识历史、赓续历史,这便是我们保护和了解文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