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梅

▲刘倩倩

▼李家传承下来的工具

▶改良后刘氏回阳膏更加温和

◀刘氏传人用传统方式制药

◀早年,刘倩倩的祖父(中)给患者做治疗

▲李氏正骨推拿手法演示

中医作为中国独特的医学文化,有着悠远的历久和经久的传承,是誉满中外的国粹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选择用中医剔除病症、缓解伤痛。就连在对抗新冠疫情的工作中,中医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期展示的沈阳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个项目,都与中医有关。

李氏正骨诊疗技法

特色手法辅以家传方剂

治疗骨病事半功倍

“只要是真心喜欢中医、想学中医正骨、具备相关医学基础,且人格品质过硬、有一定韧性,我将毫无保留地传授家传技法,让这门手艺可以薪火相传,造福更多的骨病患者。”李氏正骨诊疗技法第五代传承人李新梅(曾用名李泓锦)说。

李氏正骨诊疗技法起源于光绪年间的河北省衡水市,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如今是辽宁老字号企业“沈阳泓锦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法人李新梅的家传正骨诊疗法。

光绪年间,创始人李启民偶得上驷院医师传授的宫廷正骨法及药方医理,出师后回到衡水市老家于民间行医治病,其间又与当地武术正骨疗法相印证糅合,并于1931年在衡水开设“续延堂”医馆,专治跌打损伤以及骨伤科疾病,逐步形成家传正骨诊疗技法。20世纪50年代,李新梅的父辈来到沈阳工作,并将李氏正骨诊疗技法带到了沈阳。

从小时候起,药香便一直陪伴李新梅成长,学习技法的经历至今历历在目,“学习手法的过程,是非常枯燥的,初期不仅不容易掌握好准度和力度,手指还容易劳损。”虽然过程很辛苦,但由衷的热爱让李新梅愈加刻苦。

30岁出头,李新梅独自成功治疗一例西医棘手的肱骨骨折移位合并关节脱臼患者,获得上一代传人首肯,开始独当一面。

从医40余年来,李新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将传统技法与现代医学和前沿科技相结合,发展了骨伤骨病诊疗的“看、触、旋、探、听”诊断技巧及10类治疗技术,并逐渐形成以打通营养输送渠道为主、接骨与治疗软组织损伤并重的核心辨治思想。在此基础上,李新梅还传承了祖传内服和外用秘方药剂近20种,其中一种药方能够加速骨小梁生成,对促进骨痂形成有奇效。

2020年,4个系列中医药方一次性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审批。凭借着对各类骨折、颈椎腰椎及各种关节疾病的独特手法和显著疗效,一些国家级专业运动团队纷纷聘请李新梅为客座队医。

近年来,如何将李氏正骨技法传承下去,是李新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无奈的是,动辄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成才周期,让愿意学习传统中医正骨技术的医学院学生和年轻大夫人数在减少。对此,李新梅打破了家族传承的方式,广招社会优才。未来,她还想在精力允许的前提下开班授课,力争将家族技法发扬光大,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刘氏回阳膏制作技艺

“不取诊金,只收药钱”

凭口碑声名远播

“我要传承的不仅是行医的手艺,更是医德医风的世家思想。”刘氏回阳膏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刘倩倩说。

据刘氏医家相关史料记载,刘氏回阳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其太祖刘祥林在宫廷偶得此方,对于活血化瘀、消炎排脓有奇效。本着“悬壶济世”的初心,自始创起,家族就一直坚持“不取诊金,只收药钱”的行医理念。也正如此,刘氏回阳膏声名远播,救治了一代代患者,“刘大膏药”就此传开了。

刘倩倩的父亲刘成是家族的第三代传人,也是当地知名的皮肤科医生。而立之年,刘倩倩承袭了家族技艺,接过了家传的衣钵,为此她也付出了加倍的努力和汗水,她从祖辈留下的典籍中寻找智慧,在心领神会妙用的同时,更对其进行革新及改进,以期跟上并适应时代的进步,满足患者更加错综复杂的病情需要。

在刘倩倩的努力下,如今的刘氏回阳膏不仅有活血化瘀、解毒拔脓、舒筋止痛的功效,对皮肤外科各类恶疮、痈疽还有各类肌肉痛、骨病等病症也均有一定疗效。

“近几年,一些一线大城市有人开出高薪请父亲‘出山’看病,但父亲始终没有答应。我知道他就是放心不下家里的患者。他曾说过,只要患者有需要,他就会一直守在那儿。”刘倩倩说,医者,义也,这是刘家世代恪守的从医原则,也是她心底坚守的那条线。

为了更好地践行家族的行医理念,刘倩倩多年坚持义诊,更是发动身边人脉及资源力量,为辽宁省残联自闭症儿童中心捐赠了近20万元的蒙特梭利教学设备。

身为医者,刘倩倩也是一位宝妈,更能体会作为母亲在面对孩子生病时的焦急和心疼。为此,她遵循祖制,针对儿童群体革新了刘氏回阳膏的配比,在保证药效的同时,使药方更加温和且不易产生副作用,更适合儿童群体使用,解决了很多宝妈的困扰。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关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