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剧了全球分化趋势。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健康均衡发展面临不少阻力。当前国际上以意识形态划分阵营的现象加剧,乌克兰等地缘政治热点问题急剧升温,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中的紧张因素增加。如何才能减少国际上的分化对立,加强合作?

在近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弥合全球大分化”分论坛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表示,全球化会受影响,但是全球化不会消失,反全球化发展不符合人性,各国应该比拼谁更开放。

郑永年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到全球金融危机之间的超级全球化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有限全球化还会依然保持。“过去近40年的超级全球化之所以存在,受益于全球各国经济上互相依赖,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比较有效地运作,能制约调节大国的行为。”郑永年表示。

但郑永年对全球化趋势并不悲观。“究竟是谁在搞逆全球化?是政治力量。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实际上是技术、资本在背后推动,但现阶段技术资本和政治力量背道而驰,无论美国内部、欧洲内部还是其他国家内部,这两种势力的斗争和较量依然存在。”郑永年表示,对于全球化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经济发展对国家来说非常重要。

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是符合人性的,而反全球化发展是违反人性的。“当前全球化遇到困难,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影响,但大家对现状的不满是全球化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郑永年表示,全球化创造了巨量财富,能不能有效控制民粹主义、能不能继续推进全球化,是当前解决问题的关键。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未来的秩序是由技术和创新决定的,所以我们要从冷战思维走出来看全球化。”郑永年认为,弥合全球大分化是因为脱钩造成的,当前,各国应该比拼谁更开放,最后的赢家就是那个最开放的国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