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有报道称按照监管部门要求,财产保险公司定价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从0.65至1.35扩大为0.5至1.5,且各地因地制宜实施,执行时间原则上不得晚于今年6月1日。不少自媒体将这一举措渲染为“车险二次综改”,引发不少车主关注。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1亿辆,车险政策调整关系千家万户。车险综合改革实施两年多来,监管部门设定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完成。与此同时,车险市场运行平稳有序,消费者普遍受益,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水平显著提升。

其实,此次放开财险公司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早在年初就公布了相关政策和执行的时间节点,并非自媒体炒作的“车险二次综改”。自主定价系数调整的核心是将定价权更多地交还给保险公司,有助于险企全面提升风险定价能力。与此同时,一方面引导险企价格竞争逐渐转向服务水平、科技支撑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和保障;另一方面通过综合改革,引导车主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降低出险概率,进而推动车险行业的良性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看中的是车险保费价格降低。但车险综改以来的目标是“降价、增保、提质”的综合结果。价格降低不是衡量改革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消费者应更看中车险的保障水平是否有所提升,车险领域服务水平是否有改进提高,不应单纯关注车险价格涨跌。

从车险业务运行的逻辑上看,放开财险公司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是为了让保险公司定价更加精准,更真实地反映车辆和驾驶员的风险。同时,对于冷藏车、大货车、出租车等风险较高的营运车辆,保险公司可以进一步提高定价上限,这有助于解决部分地区的高风险车辆此前面临的投保难甚至频频被拒保的行业顽疾。

为了保证车险综改的稳步推进,监管部门曾专门发文,要求精算师协会做好商业车险基准纯风险费率的回溯,为财产保险行业深化改革和稳定运行提供科学数据支撑。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要升级车险信息平台,为财产保险行业提供数据和系统支持,做好费率监测与预警。这为车险行业进一步稳定发展提供了保证和支持。

未来,车险行业发展还会出现新的变化。比如,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对于原有的车险定价模型会形成冲击。另外,随着智能化程度提高,无论是车型还是技术迭代速度都在显著加快,也给车险的定价、理赔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可以预见的是,车险行业在巩固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还将面临新的挑战。(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于 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