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扰民怎么办?杭州伊先生的烦恼引来很多人的共鸣。
“滨江江滨花园有松鼠”“我家在东冠小区,也有松鼠出没”“我发张我们曙光新村肥松鼠的照片给你们看看,胖不胖”“体育场路这里的小区也有松鼠跑来跑去”……
杭州松鼠真的如大家所想,出入小区如此频繁吗?城里松鼠是不是真的越来越多了,会不会有一天要泛滥?松鼠在城市里有没有天敌?
钱报记者就此联系了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兽类专家陆祎玮,请他和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杭州松鼠。
其实这些年来,松鼠也频频登上钱报的报道——
《萌萌的松鼠》:今年6月,杭州钱塘区早城社区有读者遇到小松鼠一家,“简直是吃播上线,吃起东西来超级萌,我们都不用去西湖边看松鼠了,家门口就有。”
《可爱的松鼠》:今年4月,松鼠出现在五柳巷的小时小店。在店主的热情招待下,在店里安了家,如今,小松鼠也跟着店主离开了五柳巷,回了临安老家。
《甜蜜的烦恼》:2019年10月,李女士家遭遇“甜蜜的烦恼”:松鼠偷吃小零食、留下排泄物、挠坏了纱窗。李女士说,“虽然小松鼠很可爱,但我们人不在家,绝对不敢开窗。”
《可怜的松鼠》:2020年7月,中山北路一带突然停电,经过电力部门的检修,罪魁祸首竟然是一只小松鼠,“一只松鼠的活动导致某用户杆上专变故障,引起上级10千伏线路跳闸,小松鼠也不幸遇难了。”
……
钱报记者综合各类公开信息梳理出了偶遇松鼠的故事,还制作了一张“杭州偶遇松鼠不完全地图”,更多松鼠情报也欢迎大家来补充。
通过绿道从郊区来市区:和10年前相比,杭州的松鼠确实变多了
在杭州比较常见的松鼠,是赤腹松鼠。“西湖边,我们常看到的腹部呈现橙色的松鼠,就是这一个物种。”它是属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动物,身体背面为橄榄黄色,体侧为淡黄色,尾毛密而蓬松,趾爪锐利,善于攀缘。天生机警活泼、敏捷好动,以浆果、枝叶、种子为食。
陆祎玮说,西湖边的松鼠非常适应人类的活动。“松鼠本来就是一个适应力格外强的种类,它们食性杂,生活所需的活动空间和资源量需求也不是很大。”
虽然没有做过专门的研究和调查,但是从日常生活观察来看,陆祎玮说,现在杭州的松鼠数量远比十几年前要多。
“十几年前,在杭州市中心不可能经常看到松鼠,但是现在,不论是从新闻上了解,还是日常观察,就可以发现,杭州城区里一些绿化稍微好点的小区,都能见到松鼠的踪迹。”
造成松鼠越来越多的原因,也有一些痕迹可寻。
“越来越多的绿道连接了郊区和市区,这些郁郁葱葱的树木提供了良好的转移阵地的机会。松鼠适应性强,它能在人类居住的环境中,找到似树洞的空调洞,或者以小区绿化、行道树等环境作为依托,获得生存的机会。再者,城区相比于郊区,天敌数量变少了,也让松鼠的成长少了一些阻碍。”
松鼠变多了,那是不是如一些人担心的会泛滥?
关于这个问题,陆祎玮表示,目前还没到泛滥的程度:“泛滥是指物种的扩大程度对人类产生较大影响,现在杭州的松鼠有时候也会跑进人家家里咬坏纱窗等,对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还没到较大影响的程度,但也确实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都在哪些地方活跃:有调查显示,仅西湖边就有超1100只松鼠
北京本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去年9-12月份,集合社会公众之力,通过调查来了解松鼠的生存现状,其中也包括了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边究竟有多少松鼠?昨天,记者联系上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成员蒋天沐。
“这一份杭州松鼠报告是在去年完成的,作为保护机构,我们希望与大家探讨、推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和野生动物如何更好地共存。”他说,根据他们的调查报告,杭州多的是华东地区最为典型的赤腹松鼠,超过四分之三的目击者均确定是这种毛色橄榄、腹部红褐、尾尖带黑的小家伙。
从主城区的城市公园,到良渚一带的村镇小区,再到西北山郊的青山村,赤腹松鼠情报的分布连通起城市发展轴与外围绿色生态空间,反映了这种常见的城市野生动物在不同程度的人为影响下较强的适应能力。
而就西湖风景区来说,从西湖湖畔,到景区内的各个公园,再到景区公园外的街道,都不乏赤腹松鼠的身影。
“2020年夏天,我们就在西湖边开展了公民科学松鼠调查。杭州83位志愿者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沿照11条样线,步行环绕了西湖三圈。在238次目击中,志愿者们总共记录下了316只赤腹松鼠的信息。”工作人员说,在样线调查的所及范围内,湖滨步行街、苏堤北部、曲院风荷、花港观鱼等区域都有明显的松鼠集群分布;而北山街东部、白堤、苏堤南部至长桥公园松鼠数量较少:“依照距离样线法,初步估算出西湖边可游览面积内,生活着超过1100只松鼠。在观察中,我们发现越是游客多的地方,松鼠单位密集程度就越高。”
西湖边松鼠的常见栖息地是西湖边两侧栽种的众多的香樟,赤腹松鼠常在这些樟树上构筑球状巢穴。
被目击的松鼠们都在西湖边做什么?“觅食类移动、非觅食类移动、休息和其它(筑巢、鸣叫等)。”蒋天沐说,根据调查,西湖边松鼠的行为有明显的时间性特征,大多会在较早的清晨觅食、而后休息:“不过在游客越来越多的时候,松鼠们似乎又活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