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现实题材电视剧《人世间》火了,豆瓣8.1分。
这部剧改编自梁晓声“茅盾文学奖”获奖同名小说,以中国北方城市一个平民社区“光字片”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轨迹为故事脉络,讲述从上世纪60年代末至2016年间中国的社会剧变和百姓生活。
《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编剧王海鸰接受记者采访,分享创作心得。
由百万字严肃文学作品改编,跨越50年的“年代感”,一群非流量演员……为何还能圈粉当下的年轻观众?
梁晓声:留城青年在文学形象画廊中是缺席的
梁晓声说,他曾在大学讲课时谈到一点,写作这件事,最主要的使命是写形形色色的他者,然后给更多的他者来看。
梁晓声的《人世间》原著小说共115万字,以北方省会城市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刻画了10多名平民子弟的跌宕人生。
写100多万字的严肃文学作品,在当下文坛已很罕见。梁晓声说:“写作对我是一件吃力的事了,颈椎病非常重。在这个情况下,自己写了这么多年,也写了不少的作品,作为一种夙愿,就是要再写一部作品。”
上世纪80年代初,梁晓声发表《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成为中国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家。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梁晓声转向为平民代言,关注回城知青、普通工人、进城农民、莘莘学子等,这些平民身影,出现在他的《返城年代》《年轮》《知青》等虚构写作和《中国社会阶层分析》《郁闷的中国人》等作品中。
“再写一部作品”的夙愿,在梁晓声眼里,是向现实主义致敬,向工人阶级致敬。梁晓声在书中写了“大三线”的老工人,也写了当时留城的年轻工人。“回过头去看知青文学,那么多人在写,但是留城的弟弟妹妹们,他们和城市的关系更紧密,和时代的关系也更紧密,但是他们在文学的形象画廊中几乎是缺席的,因此我想为他们也塑造几个形象,作为一种拾遗补缺的事情。《人世间》了却了我这个愿望”。
梁晓声说,“工人”这个概念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首先是工厂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今天已经不像从前那样,一个师傅带着若干徒弟守着一台车床。那时候师父和徒弟的关系影响很深,就像武侠片里师父和徒弟的关系一样。现在工厂不存在了,都是流水线。”
梁晓声指出,身为一名普通工人,是周秉昆的宿命。在原著小说最后,周秉昆依然是领退休工资的普通工人。
“但是他并没因为这一种宿命而没有活出人样来。当我们看到最后会觉得,如果我的身边有周秉昆,他有困难我会帮助,他忧伤我会安慰,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可以信任。一个普通人活到这个份上,既普通,在这个社会的平台上也很了不得。”梁晓声说。
王海鸰:《人世间》是“编剧清单”中与众不同的一笔
将上百万字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必然涉及原内容的取舍问题。但对于《人世间》的影视化改编,梁晓声持相当开放的态度。
“原作者一般都愿意自己作品原封不动地呈现,而不是‘做减法’地呈现。但是在所有小说改编中,这都是不可能的。改编之所以叫改编,是因为它二度创作,一定是有取舍的。”这种取舍,包含艺术层面,也包含商品属性的考量。
梁晓声说,文学创作,就是他“一个人准备笔和纸”的个人化表达过程。“作家可以做到‘你爱看不看’,无非多印一点或者少印一点,但是影视不一样,影视的创作团体要考虑到观众的感受,毕竟是面向那么广泛的人群”。
在编剧王海鸰看来,梁晓声的《人世间》原著是一部纯正的严肃文学作品,改编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牵手》《中国式离婚》《大校的女儿》……在编剧王海鸰的创作轨迹里,家庭与情感向来是主阵地,“一口井往深里挖,不往广里去”。而《人世间》是她“编剧清单”中与众不同却同样浓墨重彩的一笔,“书里写了近50年来百姓生活的苦难与顽强,我从中看到了希望与力量”。
在创作阶段,王海鸰和主创团队在商议后决定,要在梁晓声小说基础上将电视剧的底色调亮。王海鸰说:“原著是铅灰色、钢铁色的,是一种坚韧、偏硬的色彩。我本身是一个乐观的人,面对困难不会反复咀嚼,而是向前走。所以我和主创团队共同希望剧集是温暖的、明亮的,给人力量,给人希望。”
剧本写了两三年,数不清改过几稿,一直到拍摄中段,剧本还在调整。通过《人世间》,王海鸰第一次真切地近距离感知上世纪70年代普通工人的生活。“细节是贯穿全剧创作过程所有环节的重点。假如说宏观层面是一个大骨架,那么细节就是骨架上的血肉。骨架当然很重要,但最后呈现给别人的、决定其好不好看的,还是血肉。”
寄语青年作家:书写常态生活是一种考验
在《人世间》中,知青岁月、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随着情节的推进一一展现,但这些“大事件”最终通过发生在周家人身上的“小故事”浮现出来。
王海鸰感慨,“历史如何组成?有宏观的帝王将相,还有一个个小家。《人世间》是以三兄妹为主线的作品,如果家庭写不好,这个戏势必悬浮,势必架空。”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活,是她对于中国历史认知的一个盲区,“这种生活吸引我,生活背后隐藏的东西也吸引我。它们是对我知识体系、生活经历的完整和丰满,所以我想试一试”。
虽然在北京居住的时间远远超过在故乡哈尔滨,但东北依然是贯穿梁晓声写作的地域背景。
关于东北文学,梁晓声说,他之前阅读了青年作家双雪涛和郑执创作的小说,觉得很不错。他也坦言,年轻一代写作者创作上是有难点的。
“像知青上山下乡这些不寻常的事,会使人物的命运有较大的跌宕,会使爱情和友谊都置于这种不确定性中,所以写作变成了一个‘回首望去的资源’,拿来一部分就可以操作。这些都是我这一代作家的天然资源。”
梁晓声表示,现在年轻一代作家面对的生活,更多“接近波澜不惊”。因此,这就考验作家书写常态生活的能力。“没有大的情节跌宕的情况下,还能把人物写出来吗?这对他们是一个考验。”
20年前进入大学任教,对梁晓声文学创作的影响很大。
“创作不再是你个人的事,你要站在讲台上,对学子们讲文学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必须讲到文学的意义。以前我们只是低头创作,自己都没有很好地去想过。当你要讲的时候,就会回过头来看文学的起源,好的作品为什么好?流传下来的经典为什么是经典?”
梁晓声说,讲给学生听,也是给自己“补课”的过程,由此不断深入思考文学的意义。
而当初,《人世间》正是诞生在这种思考中。“能不能用我的作品,最大程度体现我终于领悟到的文学的意义?接近它,完成它,给自己所喜欢并且做了这么长时间的事,一个自我能接受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