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乡村振兴看河南丨“芦笋事业”潜力大 尖尖绿芽助振兴

蓬勃发展的农业产业、干净平坦的乡间道路、宜居宜业的和美村庄、美丽整洁的农家小院……5月23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促进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组来到鹤壁,看到了村貌美、产业兴、村民富的新农村,尤其是浚县白寺镇前岗村的芦笋种植基地令人印象深刻。


【资料图】

正在地里劳作的村民

走进白寺镇前岗村芦笋种植基地看到,一个个崭新的现代化种植大棚拔地而起。

“我家里有老人和孩子,不能外出务工。村里考虑我家的实际情况,就把我安排到海燕姐这里干活儿,一个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我非常满意。”该村村民张小娇告诉记者,她平时在浚县海燕种植专业合作社对刚采摘的芦笋进行包装,没有活儿的时候就到地里干活儿,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在我们这里做工的,大部分都是本村以及周边村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该合作社负责人刘海燕说。

为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浚县海燕种植专业合作社芦笋特色种植项目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和引导群众种植等方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有活儿干、有钱挣。

该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集芦笋种植、收购、加工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后,不仅为前岗村提供了60多个就业岗位,还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订单种植模式,引导群众种植芦笋。

“农户种植芦笋我们管回收,而且有最低保护价格。村民采收以后,我们的收购人员直接上门收购,现场结账。”刘海燕说,目前已累计带动群众种植芦笋2万多亩,亩收入达到1万元至2.5万元。

芦笋合作社的网络直播间

与此同时,该合作社充分利用电商平台,让群众在闲暇时通过直播带货增加收入。

“随着直播带货中心的投用,我们把村里的留守妇女70余人组成巾帼服务队,让她们学习直播带货,拓展芦笋及其他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实现增收。”合作社工作人员彭晓玲说,在做好芦笋种植与销售的同时,前岗村还积极与该合作社开展合作,共同对芦笋进行精深加工,将芦笋产业做大做强。

将时间拨回2013年,彼时刘海燕正在山东日照莒县一家芦笋生产加工企业务工。“当地的特色产业就是芦笋种植,常年远销日韩,经济效益很好。咱老家气温、土壤环境适宜,能不能也种上芦笋呢?”没想到外出务工,让刘海燕与芦笋结了缘。工作之余,她开始“偷师”种植技术。

选种、浇水、施肥……经过一年多摸爬滚打,摸着点儿门道的刘海燕从山东回到家乡浚县创业。

据了解,合作社主要生产销售预制干菜、新鲜芦笋、芦笋饺子、芦笋茶叶、芦笋酒、芦笋罐头等产品,年均生产2650吨,销售额3765万元,年出口标笋111吨,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郑州等大中型城市农贸市场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合作社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河南省重质量守信誉联盟单位、农村特色产业应用示范教学基地、全国500强合作社。

芦笋产业园带动本村及邻近村52人在家门口就业,村中流转土地101亩,每亩租金500元,人均年收入增加3万元。

“海燕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老百姓的合作社,下一步,将进一步拓展芦笋产业链条、组建芦笋产销功能区、打造芦笋种植示范基地,吸纳帮扶更多的社员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提起以后的打算,刘海燕充满信心地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