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楼市风向有点魔幻。
那边“楼盘降价被封”还未消停,这边居然又出现了 “负首付” 。
本以为“零首付”的门槛已经是楼市营销的底线,没想到有一天还会听到“负首付”一词出现在房产销售中,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
(资料图)
“首付负1万元”、“负首付50万元买学区房”
近日,在多个社交平台上出现了类似的营销话术, 不需要首付还能再拿1万元 ,还有这种好事?
不过想必大部分人看到后都能猜测到这背后又会是“满满的套路”。
据重庆市巴南区某中介在朋友圈中发布的信息显示, 一套83万元的精装房,首付仅需4万元,放款后还返现5万元,相当于客户买房后还能倒拿1万元。
换句话说, 这类“负首付”,实际上是 返现 所致。
还有一种“负首付”的方式则是由 拉高银行的贷款 实现。
例如中国证券报的新闻中就有这么一个案例,深圳市罗湖区一套学区房, 这套房子评估价是570万元,但是业主低价卖520万元,客户就可以向银行贷款570万元全款买下这套房子,这样购房人不仅无需付首付,还能剩下50万元作为装修款。
这种其实也就是做高贷款额度,表面上降低了首付门槛,然而 实际上是加大了购房者成本,毕竟贷款越多,利息越多。
“负首付”暗藏玄机,背后面临财务和法律风险
通过开发商返首付、做高合同价等方法,一些房产看似可以做到“零首付”“低首付”乃至“负首付”,但也面临财务和法律风险。
据业内人士介绍,“负首付”与“零首付”“低首付”的操作方法类似, 一是开发商通过首付分期、返首付等形式减轻购房人首付压力,二是开发商通过做高合同价格,帮助购房人获取更高额度的银行贷款。若开发商返还的资金超过首付款,或银行贷款金额超过房产原价,“负首付”便实现了。
此外, 实现“负首付”有时还需要借助经营贷的力量 。经营贷比房贷便宜,深圳房贷首套利率是4.6%,经营贷利率是3.5%到3.8%。购房人需要提前准备征信报告和银行流水、收入证明等材料。名下如果没公司的话,需要配合注册个公司。
看到这里其实就能明白, 所谓“负首付”,其实都是开发商为了尽快去化房源、回笼资金所使用的花式营销手段,很多都属于 虚假宣传 。
与此同时,伴随着开发商垫资、融资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还可能会规避银行按揭贷款对首付款的要求,违反按揭贷款相关规定。
如果楼盘不“满五唯一”,则购房人还要承担较高的税费。
所谓零首付、首付分期看起来似乎没有手续费,但是为了及时支付剩余的首付款,有些人通过消费贷、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中介等筹措资金, 既会产生新的成本,又会产生更多的融资风险。
归根结底,首付和贷款最终还是自己出,只是早和晚的区别。
还有就是要警惕 “高评高贷” ,如果一个小区整体的档次较高,但是有一栋楼质量不行,导致了这栋楼的均价远远低于小区其他楼栋的价格,而评估价大多参考整个小区的均价,那么这就强行把这栋质量不好的楼栋评估价抬了上去;或者就像上面罗湖区的例子,产生高评的房子之前是经济适用房或者回迁房,后转成商品房价格也涨了上去,而这类房子的品质很有可能是一个大坑。
无论是“零首付”还是“负首付”,其背后反映出的还是楼市下行的现状,犹记得去年各种刷屏网络的农产品换房营销活动,简直是“杀疯了”。
进入2023年后,压抑了许久的购房需求在一季度得到了集中释放,但成交量暂时的回升之后又一路下行,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依旧处在低迷中挣扎。
另外,虽然部分中心城市的成交量在一季度有所走高,但是二手房挂牌量也同样增加得很快。
以南京为例, 目前链家平台二手房真实挂牌在售房源已经超过了 17.3万 套 ,创下历史新高!
不过从成交情况来看,相比其他中心城市,南京还算稳定。
公开数据显示, 4月份,上海二手住房成交17334套,环比下降26.71%;北京二手房住宅网签13997套,环比下跌37.3%;杭州二手住宅成交5883套,环比下降32.7%;南京二手房成交11318套,环比下跌13%;合肥二手房成交量2127套,环比暴跌40%。
上周,南京全市二手房成交2402套,环比小幅上涨4.6%,从成交走势来看,5月初,二手房市场虽有所降温,但已经有了明显回升,2400套左右的周成交量也达到了3月中旬的水平。
总而言之,在这场卖家与买家的博弈之中,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很多都是“以价取胜”,而面对各地发布的针对“低首付”“零首付”“返首付”等营销乱象整治文件,还需好好考量“降价”的程度,既要防范各类打擦边球的违法乱象事件出现,也要维护市场的秩序稳定。
当然,如果只是一味地不让降价,那么失去流动性的市场也将会变为一潭死水,这是谁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来源:南京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