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道生金,善良积福。他携智慧创业,带乡亲致富,用行动打造诚信的名片,诚信助他成为享誉东北的食用菌王。


【资料图】

康平县东关街道孙白窝堡村村民、泓历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包时是一名90后的农村小伙,他秉承“诚信种植、诚信经营、诚信做人”原则,坚持用科学方法种植无公害食用菌,在销售食用菌时,重承诺、守信用,按时供货,宁可自己损失,也不让有任何问题的食用菌走上百姓餐桌。2022年,包时被评为感动沈阳人物,荣获第十届沈阳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5月24日,记者来到康平,采访了诚信、善良的包时。

包时(右二)坚持绿色种植,他的蘑菇无公害、不缺斤短两,慢慢赢得了大量消费者和客户的信任。

诚信使他成为产品销售“活广告”

2008年,“90后”的包时高中毕业后,对食用菌种植产生了浓厚兴趣。机缘巧合让他结识了沈阳师范大学食用菌专家王升厚。经过一段时间的虚心请教和刻苦学习,他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韧劲儿,全身心地投入到鲜蘑种植行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10多年来,包时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采摘蘑菇,然后开车将蘑菇送到康平、法库及沈阳周边的农贸市场。由于他一直坚持绿色种植,所产的蘑菇无公害、价格公道、不缺斤少两,很受消费者的欢迎,慢慢地积累了大量的客户。

2021年7月,由于供电线路短路导致冷库机器故障,致使冷库里4500余斤价值两万余元的蘑菇发生了氧化变色。当时,来进货的批发商说,蘑菇氧化变色不影响食用和销售,丢掉怪可惜的。一时间,包时也动了心。但又一想,这些蘑菇流入市场虽然吃不坏人,但这样做可能影响今后的信誉。于是,他果断地下定决心,将这些变色的蘑菇全部销毁。批发商们见了,嘴上说他傻,心里却被包时诚信经营的品质打动。从此,这样一句顺口溜便在蘑菇批发商中间广为流传:“进蘑菇,哪可靠,沈阳康平找小包。”

诚信助他赢得食用菌销售市场

诚信,为包时的蘑菇销售赢得了市场。2021年,他承包了100亩科技示范园,全力打造“一村一品”的建设。平菇产品销售到康平、法库、长春、四平、铁岭、抚顺、通辽等周边主要市场,并通过北京、山东、三亚等批发集散地走向全国。

2023年包时继续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修缮了拉马屯村集体闲置的8栋大棚,种植平菇菌包近8万包。至此,合作社种植蘑菇大棚达46栋,日产平菇近6000斤。

俗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但包时并未因此放松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销售中依旧秉持诚信经营理念。他说:“通常,人们从市场上买到的蘑菇,很多都被注了水。注水后的蘑菇看着水灵,但保质期大大缩短,而且下锅后不经煮,吃起来口感也大打折扣。”因此,他告诉员工,合作社生产的蘑菇不但坚决不注水,而销售时每箱必须多加两朵蘑菇。

对社员分散生产的蘑菇,包时一律实行松散经营,保本销售的办法,社员家自产的蘑菇可以自己拿到市场上去卖高价格,如果卖不出去的他可以帮助大家保本收购,并且从不拖欠销售款。因此,一些社员都放心地将自家生产的蘑菇交给包时去卖,自己则可以腾出精力去干其他的活儿。

诚信让他成为乡村致富带头人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合作社的固定用工人员也由原来的16人增加到30人(含残疾人3人),每月每人的工资在3500元以上。遇到生产紧张时,包时就在当地招聘临时工。不论哪种用工形式,保证决不拖欠工资,对临时招聘的零工更是做到当日用工当天结算。对合作社的工人,包时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会主动帮忙。职工家临时有事,可以随时请假,办完了再回来上班。平时,职工中午吃饭,都由员工轮班下厨,大家同吃饭同劳动,使合作社充满了快乐和谐的气氛。

包时在自己种植蘑菇致富的同时,不忘助力乡亲创业致富,这些年,为乡亲们提供种植技术指导30余次。为社员、低保户、立档建卡户无偿提供菌包一千余包、白灰百余袋。为郝官屯镇刘家屯村、北四家子乡刘家坨子村食用菌种植户提供菌包、技术支持,帮助销售平菇,手把手传授于洪区、辽中区农民食用菌种植技术。一些到外地打工的村民,在包时的影响下回村养殖食用菌创业,他不但亲手传授种植技术,还帮助联系商户上门收购产品,产品销售一律现金交易,从不赊欠钱款。

目前,泓历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吕良德文并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