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学副教授迟威:建议文创点动成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文创赛创意组的作品品类很多,参与人数也比较多,整体作品质量有明显提升,整体设计水平可圈可点。我建议题材再多一些,创意作品围绕的创意点主要集中在沈阳故宫、省博等点位,可以再宽泛一些。

沈阳文旅市场发展得挺好,支撑点也很多,最好是能把这些点穿成线,比如故宫的、大帅府、中街老城区、北市场……点动成线,然后线动成面,做成一幅沈城文创地图,每个地点都有定型的标识物,那游客就可以把每个景点都走到了,把沈阳的文化记忆都带走了。

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孙健:看好未来市场转化

整体感受,今年的文创赛水平比去年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今年无论是在文创产品的题材选择上,还是对于某些工艺、材料、成型技法上的使用,都越来越成熟。今年的创意作品紧扣与沈阳文化、产业、建筑密切相关的衍生品,很多作品稍加包装,把产业模式和后期商业蓝图捋顺,再推向市场,一定能收到很好的反响。从一线教学层面来说,大赛是切实地把课题带到课堂中,将更有效地形成沈阳未来文创发展的好思路、好想法,沈阳文创产业将会有力助推东北振兴发展。

沈阳工业大学副教授于学斌:生动形象植入生活美学

今年文创赛的作品细节体现得更丰富,对辽沈文化的理解也更深入,创作的题材也较往年更广泛,大赛整体水平年年拔高。

原来我们都是孤立地理解美学,那是一个艺术作品展现出来的,跟生活结合并不紧密,通过大赛,审美已经融入生活之中,而且是通过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把文化美学带入现实生活中,让普通百姓去真实地感受。让过去文化的记忆和今天的现实生活连接起来,这样地域文化就能得到更广范围的传播,进而提高大家整体的文化素养,凝练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沈阳工学院副教授王永亮:参赛作品时尚性强

我认为本届文创赛主题性很强,参赛选手都是围绕沈阳文化展开设计,主题非常突出,设计类型也比较丰富,平面类和产品类都有。我是首次担任大赛评委,感觉是接受了一次沈阳文化的全面教育。与其他类似比赛相比较,沈阳参赛选手设计的作品时尚性很强。沈阳虽然是重工业城市,但并不缺少文化元素,在整个评审的过程中,我感觉就是在科普沈阳文化,参赛者把沈阳的文化元素基本都找到了。这些元素再跟轻工产品相结合,比如电子类的产品,特别是小家电,产品上市推广的可能性更大。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孔祥富:创意特色延展中国传统文化

有特点的设计,总是让人印象深刻。我最感兴趣的参赛作品,是以沈阳某老字号产品为原型,尊重品牌的基础元素和产品调性,有继承性地进行创意,作品既在情理之中,想法又不落俗套,还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这件作品,无论是创意,还是应用,都有很好的前景。此次参赛作品选取的题材中,老字号占了很大比重,有康福月饼、老边饺子、老龙口酒、马家烧麦、雪花啤酒等,充分展示了沈阳传统美食的包装特色,这些特色延续了中华传统古朴、厚重感,表现手段又比较成熟,这些都是出彩儿的地方。

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李雪松:增强创意作品的功能属性

作为文创赛创意组初评组评审组长,我已经多次参与大赛评审工作,今年看了这么多件作品,总体感觉是数量相对稳定,质量稳步提升。在历届评审过程中,我特别欣赏创意题材的不断创新,比如丝巾、书签、钥匙扣这些传统小物件,就是平面元素的简单堆叠,把原有图案粗浅应用到产品上,这种传统思维就是不可取的,参赛者要从产品角度、从工业化生产角度、从市场推广角度,去构思创意思路,去提升作品价值。另外,功能化的文创产品,是市场接受度最高的,这类衍生类产品,具有很明确的功能性,市场才会有需求,一定要把产品的功能化属性融合进来。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谷丽红 摄影记者 王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