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万众瞩目下精彩呈现了,既体现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原则,也彰显了更深层的文化自信。开幕式上的冰墩墩、鸽子灯、虎头鞋、羽绒服……顿时火成“顶流”。

各国运动员入场时身上的羽绒服瞬间美上热搜,观众们都沸腾了:怎么会有这么多好看的羽绒服?由于冬奥会的开幕式在夜间户外举行,因此各国奥运代表团的开幕式服装要风度,更要温度。

观众们一是没想到羽绒服还可以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二是没想到运动员们能把羽绒服穿得这么好看,自带肌肉线条buff。观众们简直挑花了眼,一边欣赏冬奥开幕式,一边被疯狂种草羽绒服 。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我们买羽绒服当然希望又好看又保暖。海科专家特此为朋友们解读一下,好质量的羽绒服“宝典”——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标准。

2021年3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了 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的发布,而正式实施的日期为2022年4月1日。本着“技术先进,符合国情”的原则,此次 GB/T 14272《羽绒服装》进行了几项重大修订,其中以“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最为引人注目。“含绒量”“绒子含量”看起来很相似,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要这么修改呢?修改之后有什么差异呢?对此,我们对新版《羽绒服装》标准中羽毛绒品质的要求变化做个简单介绍。

海科专家解读

Part 01

“羽毛”“羽绒”“羽毛绒”有什么区别?

解读:羽毛绒是生长在水禽类动物身上的羽绒和羽毛的统称,主要由“绒子”、“毛片”、“羽丝”和“绒丝”这四种组分组成。其中,标称值为“绒子含量”大于或等于50%的称为“羽绒”,标称值为“绒子含量”小于50%的称为“羽毛”。

Part 02

“含绒量”“绒子含量”有什么区别?

解读:“绒子”是朵绒、未成熟绒、类似绒和损伤绒的总称,绒子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就是“绒子含量”,而“含绒量”则是指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包含了“绒丝”;对于同样一批羽毛绒而言,“含绒量”的数值肯定要高于“绒子含量”的数值。

Part 03

为什么将“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

解读:根据“含绒量”的定义可知,我们平时所谓“羽绒”既包括绒子、又包括绒丝,而绒丝是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丝,细小的绒丝与大颗的绒朵相比,不仅会降低羽毛绒的蓬松度、令其保暖性能下降,同时也很容易钻绒,影响羽绒服装使用性能;在GB/T 14272-2011中,允许填充的羽毛绒中存在一定量绒丝(不超过“标称含绒量”×10%),绒丝的存在对含绒量有一定的贡献,这就有可能使得部分不法商贩钻标准空子,通过在填充物中加入大量绒丝、来提升羽毛绒含绒量的数值,达到以次充好;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也为了顺应国际市场趋势以及提高羽绒品质,新版《羽绒服装》标准更为科学、规范地将“含绒量”修改为了“绒子含量”。

Part 04

含绒量用新旧版标准检测有什么区别?

解读:新旧版《羽绒服装》标准对羽毛绒含绒量、绒子含量的规定及限量参见下表。

以标称“含绒量为 90%”的羽绒服为例,按照 GB/T 14272-2011 标准检测时,只要其填充物中绒子+绒丝总和的含量达到 87%及以上、绒子的含量达到 81%及以上时,就是合格合规的产品,而按照 GB/T 14272-2021 标准检测,若绒子含量仅为 81%时,就无法将之标称为“含绒量为 90%”,仅能标称为“绒子含量为 85%”或“绒子含量为 80%”。

换言之,同样一批羽毛绒,其绒子含量达到 81%时,再填加一定量绒丝,按照 GB/T 14272-2011 检测,就可以得出“含绒量为 90%”的结果,按照 GB/T14272-2021 检测,仅能得出为“绒子含量 85%”或“绒子含量 80%”的结果。

Part 05

标准对羽绒品质的指标还有哪些修改?

新版《羽绒服装》增加了“绒丝+羽丝”的限量要求;修改了耗氧量、残值率、浊度的限量值,具体见下表:

注:依据GB/T 14272-2021,标称绒子含量为95%的羽毛绒,其绒丝+羽丝≤5%;其余情况下,绒丝+羽丝≤10%。

浊度表示羽绒羽毛清洁的程度,该数值高,说明羽毛绒中残留的杂质、微尘及游离有机物的含量低,羽毛绒的清洁度好。残脂率过高易使羽绒羽毛制品滋生细菌,产生难闻的异味,残值率过低又破坏其外表结构,降低羽绒羽毛韧性容易破碎影响保暖性能。因此,对于羽毛绒来说,在不破坏朵绒的前提下残脂率越低越好。耗氧量反映的是羽毛绒上所含油脂、蛋白质、腐殖酸、尿粪等对水体污染的程度,越低越好。

不论产品标准、监管要求如何变换,海科中心将始终秉承海关使命,持之以恒为广大消费者把关服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