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淄博支队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激励官兵建功强军事业——


(资料图)

同英雄对话 做英雄传人

■解放军报记者 安普忠 特约记者 潘 明

“大伯,我给您磕头了!这几十年我们一直在找您,要不是武警官兵的帮助,我这辈子可能都找不到您啦……”7月上旬,革命烈士薛成美的侄子薛忠礼在武警淄博支队执勤一中队官兵的引领下,来到博山区烈士陵园祭拜伯父。看到白发苍苍的薛忠礼哭得像个孩子,在场官兵无不为之动容。

“每次看到革命先烈与亲人‘团聚’,官兵们都会受到一次灵魂的洗礼。”该支队政委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充分挖掘运用驻地红色资源精神宝库,教育引导官兵同英雄对话、做英雄传人,极大激发了大家矢志强军的昂扬斗志。

淄博是革命老区,也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场。距离执勤一中队几公里处的玉皇山下,散落着50多座烈士墓,但由于时间久远,有的烈士名字并不准确,有的碑文风化严重,内容无从辨认。从2019年开始,该支队和驻地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至今已为13名烈士找到了亲人。

与此同时,他们组织官兵围绕驻地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留下的革命遗址、纪念场所、标志物、遗存物品和文献,以及其他承载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的载体等进行系统梳理、深入挖掘,让很多尘封的红色印迹鲜活起来,将蕴含其中的红色传统传承下去。

南博山镇村民国先扶的父亲国承典,曾任博山县独立营班长。1942年11月,国承典在一场阻击日寇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留下年仅2岁的国先扶。2019年,执勤一中队与国先扶结成帮扶对子。得知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父亲的遗骨,指导员张亚博便带领官兵利用业余时间查找线索。他们在网上搜集点滴信息,在史料浩瀚的档案馆里查询,终于在一年后找到了国承典烈士的埋骨地。

“每次‘为烈士寻亲’,都是同先辈的对话之旅、心灵的净化之旅。”张亚博动情地说,官兵们在查找线索、收集信息、翻阅资料、走访现场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被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所感动,红色基因、英雄情结在润物细无声中融入官兵血脉,汇聚成建功强军事业的强大力量。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编:海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