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古时被称为“离支”,即离开树本体,不能长存之意,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蜀人司马相如所作的《上林赋》中。东汉文学家王逸(字叔师)对荔枝推崇备至,他在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专咏荔枝的辞赋《荔枝赋》中说,鲜红的荔枝在树上“灼灼若朝霞之映日,离离如繁星之着天”,味道“卓绝类而无俦,超众果而独贵”。南北朝的刘霁也在《咏荔枝诗》中称赞荔枝的珍贵味美:“叔师贵其珍,武仲称其美。良由自远致,含滋不留齿。”到了唐朝,文人们对荔枝的好奇、吟咏达到了高潮。


(资料图)

开元十一年(723年),唐玄宗在骊山修建华清宫,整日与杨贵妃寻欢作乐。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命人用快马从四川(一说从岭南)给她运来。许多差官累死、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诗人杜牧途经华清宫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穷奢极欲,荒淫误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川江两岸摘荔枝

巴蜀自古即有荔枝栽培记载。晋代左思《蜀都赋》描绘巴蜀的自然景色:“旁挺龙目,侧生荔枝,布绿叶之萋萋,结朱实之离离。”《华阳国志·蜀志》载:僰道县(今宜宾西南)“有荔枝、薑、蒟”,江阳郡(今泸州市江阳区)“有荔枝、巴菽、桃枝、蒟、给客橙”。《太平御览》引《郡国志》云:“西夷有荔枝园。僰僮,施夷中最贤者。”这些巴蜀土生的荔枝,沿成都而下的川江两岸,即成都、乐山、宜宾、泸州、重庆、合川、涪陵、忠县、万县等地,呈半月形分布。

提到成都荔枝,首推唐代张籍的《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诗中描绘了唐初成都荔枝成熟的景象。其实,张籍之前的卢纶在《送从舅成都县承广归蜀》一诗中就说过“晚程椒瘴热,野饭荔枝阴”。

张籍和卢纶的诗虽提到了荔枝,但陆游认为他们并没有到过成都,没有亲眼所见。真正到过成都并亲见荔枝的,当属北宋时期的薛田和宋祁。

宋大中祥符末年(1016年),薛田任益州(今成都)转运使。他的长诗《成都书事百韵》以1400字极写以药市花市、书业酒业、蜀锦名品为代表的成都市场的繁荣。其中“月季冒霜秋肯挫,荔枝冲瘴夏宜然。”写的就是成都的荔枝。

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文学家宋祁自定州(今河北定州市)移知益州。此时已经五十九岁的宋祁沿着古蜀道一路南行,于次年二月上旬到达成都。宋祁在蜀约一年九个月,他在《集江渎池》中写道:“烟稠茉荷叶,露熟荔枝房。”提到成都城南4里锦江侧的江渎池栽种有荔枝,在他《益部方物略记》中也有“隈枝生邛州山谷中,枝高丈馀,枝修弱,花白,实似荔枝,肉黄,甘可食。”的记载。邛州,即今天成都邛崃一带,明确记载了邛崃一带也曾种有荔枝。

在唐朝女诗人薛涛的眼里,成都虽然栽种荔枝,但吃荔枝还是要去嘉州(今乐山)。她的《忆荔枝》写道:“传闻象郡隔南荒,绛实丰肌不可忘。近有青衣连楚水,素浆还得类琼浆。”对嘉州的荔枝记忆犹新。嘉州刺史薛能作《荔枝》诗附和:“颗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岁杪监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久闻名。”清代的李调元在《自题荔枝图》诗中也说:“一生饱识岭南姝,不及嘉州色味殊。”李调元是四川罗江县人,曾任广东学政,他品尝了岭南的荔枝,但认为不及嘉州的荔枝味道鲜美。

眉山出生的苏轼、苏辙兄弟对嘉州荔枝均有吟咏。苏辙《奉同子瞻荔枝叹一首》云:“蜀中荔枝出嘉州,余波及眉半有不。”认为嘉州是四川荔枝的主产地。当时,嘉州荔枝遍布城内城郊,凌云山、老霄顶山麓最盛。陆游有文载:“一见荔枝熟,凌云安乐皆盛处。”安乐园就在老霄顶下。因是名特产,荔枝成了嘉州百姓的负担。范成大在《吴船录》中载:“每岁,宪司专之。”“宪司”即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司,兼管农桑,凌云山荔枝便为其专营。犍为县令吴中复作诗三章表达对嘉州百姓的怜悯:“莫爱荔子红,岁作嘉州孽。”在明代,嘉州荔枝成为蜀王贡品。王士桢《汉嘉竹枝词》诗云:“侧生一树会江门,水递年年进大藩。”便指嘉州荔枝每年通过岷江船运往成都以供蜀王。清人刘署《荔枝湾》诗道:“何事湾名尚荔枝,红尘一骑恨交驰。自从进御华清后,冷落江边人未知。”认为贵妃所食的荔枝来自嘉州。

大多数入蜀诗人认为,蜀中荔枝品质最优的应是戎(今宜宾)、泸(今泸州)二州。《舆地纪胜》云:“蜀中荔枝,泸、叙之品为上,涪州次之,合州又次之。涪州徒以妃子得名,其实不如泸、叙。”清朝卢元昌《杜诗阐》云:“荔支生于泸戎者为佳。”荆玉陛则用“春尽金沙古渡头,荔枝香欲满戎州”来赞誉戎州荔枝的独特品质。

唐永泰元年(765年)五月,杜甫携家人离开成都,六月至戎州登岸,戎州长官杨使君设宴款待杜甫,宴上有荔枝,杜甫写有《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记此事:“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座从歌妓密,乐任主人为。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楼高欲愁思,横笛未休吹。”

据《鹤林玉露》记载:“唐明皇时,一骑红尘妃子笑,谓泸戎产也。”泸州、宜宾的荔枝在唐朝的京城中就能见到。至于唐明皇和杨贵妃吃的荔枝是否产自泸戎,史家们有不少争议。

白须太守亦何痴

对荔枝情有独钟,咏荔枝最多的或许非白居易莫属了。

唐元和十三年(818年)冬,四十七岁的白居易奉诏由江州(今江西九江)量移忠州(今重庆忠县)。“量移”,是指被谪远方的人臣,遇赦酌情移近安置。

唐代的忠州是江边小城,山高坡陡,比较荒凉,白居易有诗“我向忠州入瘴烟”。在忠州,让白居易惊喜的是,他见到了平生未曾见过的荔枝。

白居易生于杨贵妃死后16年,自幼就知杨贵妃喜食荔枝。他在京城任职时,虽贵为朝廷翰林,对荔枝也只闻其名,不见其实。白居易在忠州任刺史十五个月,先后有《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之戏》《种荔枝》《荔枝楼对酒》等诗,以及《荔枝图序》一文。“欲知州近远,阶前摘荔枝”写忠州当地百姓普遍种植荔枝;“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写荔枝果实的红润可爱。

忠州城有一酒楼,名西楼,白居易称之为荔枝楼,并写有《荔枝楼对酒诗》:“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欲折一枝倾一盏,西楼无客共谁尝?”身在荔乡荔枝楼,独自品荔、饮酒的情景。

元和十五年(820年)夏,白居易命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寄赠朝中亲友。并亲自为之作序:“奇果标南土,芳林对北堂。素华春漠漠,丹实夏煌煌。叶捧低垂户,枝擎重压墙。始因风弄色,渐与日争光。夕讶条悬火,朝惊树点妆。深于红踯躅,大校白槟榔。星缀连心朵,珠排耀眼房。紫罗裁衬壳,白玉裹填瓤。早岁曾闻说,今朝始摘尝。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燕支掌中颗,甘露舌头浆。物少尤珍重,天高苦渺茫。”全文短短不到130个字,不仅写出了荔枝的出处、外形、味道,而且还写出了摘下后短期内的变化情况,对荔枝及其果实进行评价,毫不掩饰喜爱之情。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唯一写荔枝的专文。

元和十五年秋,白居易离开忠州回到长安。如今,《荔枝图》早已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且有画家落款的荔枝图是宋代赵大亨的《荔院闲眠图》:绢本上一个高士倚在卧榻上,对看两棵荔枝树,一株是红色,一株是粉白色。画面中内容丰富,具有很大的内在张力。

因白居易的荔枝图,让其他诗人“慕名而来”。光启二年(886年)秋,因避乱入蜀的晚唐巨擘郑谷来到涪州(今重庆涪陵区),写有两首咏荔枝诗。“二京曾见画图中,数本芳菲色不同。孤棹今来巴徼外,一枝烟雨思无穷。夜郎城近含香瘴,杜宇巢低起暝风。肠断渝泸霜霰薄,不教叶似灞陵红。”(《荔枝树》)一旦见了荔枝果,诗人又有了不舍之情,他的《荔枝》写道:“平昔谁相爱,骊山遇贵妃。枉教生处远,愁见摘来稀。晚夺红霞色,晴欺瘴日威。南荒何所恋,为尔即忘归。”

对于涪州荔枝,《舆地纪胜》云:“妃子园,在(涪)州之西,去城十五里,百余株,颗肥肉肥,唐杨妃所喜,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谓此。”宋蔡襄《荔枝谱》、吴曾《能改斋漫录》等著述中也谈及此妃子园。苏东坡在《荔枝叹》称“天宝发贡取之涪”也是指此。到南宋时期,涪州的荔枝已呈现衰落迹象,陆游到涪州发出“不见荔枝空远游”的感叹,宋翰称涪州“荔枝妃子圃,不复曩时输”。

荔枝还复入长安

荔枝因为进贡名扬天下,如若没有进贡,没有文人们的关注,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想要达到妇孺皆知的地步是相当困难的。

大概正是杨贵妃启蒙了人们对荔枝的认识,也形成了文人对荔枝的初步印象,也正因如此,激发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更深刻的认识。入蜀前,文人们对荔枝或许只是好奇,对荔枝之美味也只是想象。而一旦入蜀,亲见了实物,品尝了“天上味”,更意识到为保持荔枝果实鲜美,千里迢迢运送到长安之艰难,进而反思弊政,讽谏当世和后人。

为了保持荔枝的新鲜,进贡时,当地官员会采取一些保鲜措施。比如竹筒贮藏法,用新砍竹筒盛放荔枝,密封后外裹湿泥。但由于路途太远,荔枝保鲜期短,三日而味变,并没有多大的保鲜效果。在唐以前进贡的荔枝多为“干货”或荔枝煎等。《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唐元和年间,戎州的贡物为“荔枝煎四斗”,“荔枝煎”类似福州的“蜜煎”,剥皮、笮浆,只留荔枝果肉蜜煮。只有皇帝、后宫嫔妃以及大臣才有可能品尝到费尽心力进贡的少数鲜荔枝。

想到荔枝到长安后的滋味,大历元年,身在夔州的杜甫作《解闷十二首》,从社会、民情、国家、个人等多方面描绘了当时的历史现状,后四首对劳民伤财的弊政进行了反思。

其九:“先帝贵妃今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团。”

其十:“忆过泸戎摘荔枝,青峰隐映石逶迤。京中旧见无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

其十一:“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可怜先不异枝蔓,此物娟娟长远生。”

其十二:“侧生野岸及江蒲,不熟丹宫满玉壶。云壑布衣骀背死,劳生重马翠眉须。”

四首诗紧扣飞驿传送荔枝,层层推进,最后将讽刺的对象指向玄宗,激愤之中透露出杜甫的忧民忧国之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