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业界就一直在期待新的科幻影视作品和新的制作团队,因此,由麻花影业等主导出品,张吃鱼导演,沈腾、马丽领衔主演的《独行月球》甫一面世,就得到了科幻圈和影视圈的广泛关注。


【资料图】

关注《独行月球》,首先关注科幻与喜剧类型结合处理得如何。拍好科幻喜剧并不容易,科幻的难点在于世界观设定和足够逼真的特效,这意味着要花费大量特效、时间和金钱;而喜剧的关键在于是否好笑,但每人对于“好笑”的定义和理解以及笑点的触发点是不同的。

从故事设定背景来看,《独行月球》与《流浪地球》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都是以地球面临来自太阳系的灾难、人类可能毁灭作为背景设定,不同的是解决方案:一个是启动“流浪地球”计划,推动地球撤离太阳系,奔赴新家园;一个是选择“月盾计划”击碎小行星,阻止灾难发生。导演张吃鱼认为,电影让一个喜剧故事发生在了月球上,如果观众怀疑月球环境的真实性,这个情境就成立不了,它也就没那么好笑了。因此,科学细节上尽可能做到真实,才能放大电影的喜剧效果。

因此,特效制作显得至关重要,观众的视觉感受将会直接影响到这部电影的呈现效果和主题表达。流浪地球中出现的一百多座地球发动机和冰冻的地表、东方明珠建筑以及木星的确非常震撼;而《独行月球》的特效主要体现在月球广阔的坑洼表面和月球上的基地、独孤月视角下的地球和陨石、金刚鼠建模,以及一人一袋鼠追逐太阳时的震撼和仰望满天繁星时候的寂静等场景。《独行月球》里的太空与航天特效都是依据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来设计的,比如现实中的月球探测器与影片中寻找独孤月的“探测狗”形象上基本一致。

主导《独行月球》的特效公司MOREVFX曾参与《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等多部影片的特效工作。剧组使用了15个共计超4万平方米的摄影棚,95%的剧情涉及特效,总计超过2000个镜头。为了模拟真实月面,剧组在6000平方米的影棚中铺设200吨砂石模拟月面粉尘,100%实景搭建月球基地。尤其是生物特效部分,在呈现“金刚鼠”一角时,团队运用了动作捕捉、面部捕捉等技术,将演员的表演和真实袋鼠的反应通过技术糅合,完成了逼真而奇幻的视觉呈现。“金刚鼠”光是毛发植入就达到5000万根,出镜的时间总计有半个小时,每一帧渲染需要的工作量是20至30小时。就这一点来看,确如开心麻花董事长张晨所言:“中国的电影工业在奋起直追好莱坞。”影片的工业化程度让整体特效显得更加真实,令观众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感、沉浸感都更强烈。

与此同时,导演张吃鱼也意识到,喜剧与科幻的确存在天然的矛盾,甚至可以说是两种极端。“一旦放大喜感,就会削弱其他的情绪,比如热血的、振奋的、浪漫的感受。”这正如《独行月球》中月球、太空、地球人类避难所等场景所呈现出的冷色调,与沈腾宇航服和登月舱的暖色调处理形成了鲜明对比。

影片中的喜剧部分主要集中在沈腾饰演的独孤月和“金刚鼠”的互动之上。两个主要角色从一开始的“斗智斗勇”到后来默契地“合作共赢”,加上沈腾“自带喜感”的本色出演,使得《独行月球》的故事情境保留了开心麻花一直以来的喜剧风格路线,想象力丰沛,情感浪漫。无论是沈腾与马丽的再度组合,独孤月与金刚鼠的“相爱相杀”,还是“夏洛特烦恼”的谐音梗,以及李成儒、黄子韬的“惊艳登场”,都体现了麻花团队在喜剧方面的功底及其尝试科幻喜剧的雄心。

《独行月球》之所以能成功融合喜剧与科幻两种类型,除了电影工业化程度的助推之功外,还离不开完全导演团队这一全新的制作机制。所谓“完全导演”,包含了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中的理论思考和经济模型,是导演、编剧、明星和制片人的功能整合,能够从创作生产运营团队角度有效解释《独行月球》的打造全流程。

以导演张吃鱼的经历为例,他本身是科幻爱好者,痴迷于动漫,出版过网络小说。2011年底,张吃鱼加入开心麻花团队。他从编剧做起,写过网剧、话剧,后来开始写电影剧本。为了把漫画《独行月球》搬上大银幕,他前后花了五年时间用于创作与前期筹备,包括剧本概念设计,月盾基地的搭建,虚拟拍摄等。

2018年,剧本尚在创作阶段,张吃鱼就邀请到科幻小说家为剧本提供专业咨询,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2020年12月,影片正式开机后,剧组又请来了众多来自航空航天、天体研究、地质、地球科学等领域的专家,为影片质量把关。像片中的宇航服、月球车、空间站、飞行器等道具和美术设计,都有专业领域人士担任技术顾问。可以说,完全导演团队的精益求精是《独行月球》能获得成功的关键。

总的来说,《独行月球》将基于地球工业时代的爱情主题,与假想太空宇航时代的家园大爱结合起来,在银幕上塑造了独孤月这样一个很有本土特色的凡人英雄形象。为了拯救地球,他最后甘愿牺牲,融入瑰丽的星云,守护在地月之间,营造出全片最动人心魄的极致浪漫。作为今年夏天中国科幻电影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独行月球》也将不断被人们所提及,在中国科学与影视融合的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林天强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影评人、导演、编剧

邢飞雪 郑州大学金融学本科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