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国古代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在民间,立秋后会挑选一个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吃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辛勤换来的收获。

民俗学者、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齐守成说,中国各个朝代都很重视立秋。在《礼记·月令》中记载,周代时,立秋这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仪式。汉代继承了周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曰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中记载:“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报奏。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清朝时,民间流行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是以胖瘦为标准,人瘦了当然需要“补”。所以,在立秋这天,民间便有了“贴秋膘”“啃秋”等习俗。

齐守成介绍说,“啃秋”在有的地方又叫“咬秋”。东北人相信,在立秋这天吃瓜可以免除冬春季节的许多疾病。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陈凤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