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生长的智慧城市,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高效、便捷、智能的城市管理。

人脸识别技术在当前城市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从身份认证到交通管理,从公共安全到商业营销,从电子支付到换脸娱乐,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与此同时,对个人信息和生物数据安全的挑战也日益凸显。

对普通大众而言,人脸识别技术在城市中的运行当前近乎“黑箱”。遍布各处的智能设备,在人们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大量收集具有唯一性的人脸生物信息,并能够据此进一步锁定个人身份,追踪行踪轨迹等,而相关隐私保护、数据存储、使用规范等却未能及时跟上。

监管不完善将会对个人隐私、人格尊严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在此情境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8月8日发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对于何种情况下能够采用人脸识别技术、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又应当遵循哪些规范等关键问题予以澄明,回应了数字技术治理的实操问题。

刷脸有边界,要分场景对待

此次《规定》强化了个人基本权利和安全保障须优于“方便”的合规要求。

《规定》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划定了较为清晰的“边界”,包括:

一、明确具体场景下的具体操作限制。例如,宾馆、银行、机场等场所不得以办理业务、提升服务质量为由强制采集人脸信息,物业不得将人脸识别作为出入唯一验证方式;

二、贯彻知情同意原则。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或者依法取得书面同意;

三、人脸采集以“必要”为前提。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才能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来处理人脸信息。在存在其他非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方案时,还应当优先选择非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方案;

四、数据存储备案。在公共场所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或者存储超过1万人人脸信息的人脸识别技术使用者,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向所属地市级以上网信部门备案。

其中,尤其引人关注的是规定中对于各类具体场景的分层规范,涵盖全面,划分清晰,能够帮助普通大众更加直观地理解日常生活中需要哪些场景下对“刷脸”保持警醒,积极“护脸”维权。

除了明确了禁止采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如旅馆客房、公共浴室、更衣室、卫生间及其他可能侵害他人隐私的场所,《规定》还对限制应用的场景专门予以澄明,而这也是在日常活动中公众争议较多、容易发生滥用的焦点。具体包括:

公共场所:安装相关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且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显著提示标识。同时有关单位必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保密,且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取得个人单独同意的除外)。

组织机构内部:组织机构为了实施内部管理,可以安装相应设备,但“应当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图像信息采集区域,采取严格保护措施,防止违规查阅、复制、公开、对外提供、传播个人图像等行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或者被非法获取、非法利用。”

经营场所:具体指宾馆、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商业性经营场所。除非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应当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否则不得以办理业务、提升服务质量等为由强制、误导、欺诈、胁迫个人接受人脸识别技术验证个人身份。

物业管理: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不得以人脸识别作为个人出入物业管理区域时验证身份的唯一方式。个人不同意时,物业应当提供其他合理、便捷的身份验证方式。

对应其他一些特殊情形,例如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紧急情况下出于保护自然人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必需,分析个人种族、民族、宗教信仰、健康状况、社会阶层等敏感个人信息,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人脸信息,社会救助和不动产处置等,《规定》设置了专门的限制条款。

避免随意刷脸,个人还能这样做

人脸识别技术已成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几乎每个人都会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保护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

《规定》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较以前更为细化和清晰的法律框架,但个体在不同的场景和权利关系中做出准确权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单一维度的治理很难做到全面维护个人信息和数据权益,同时又不压制技术创新,这需要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协同努力来解决问题。

对普罗大众来说,除了增强对数字技术和监管法规的学习和认知,还可以通过贯彻以下几点来保护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普通人应当充分认识个人信息的重要性,避免轻易分享敏感信息。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时,尽量选择正规、可信赖的平台,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仔细选择使用场景: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仔细甄别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场景。避免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使用,尤其是一些可能涉及隐私泄露的场合。

定期检查账号、权限和交易记录:定期检查已注册的账号,关闭不再使用的账号,减少被攻击的风险。注意审查应用的隐私权限设置,避免过多权限被滥用。此外,也需要在发现支付应用和银行卡交易记录异常时及时采取行动止损。

使用密码和多因素认证:除了人脸识别,密码和多因素认证也是有效的安全手段。合理设置密码,并启用多因素认证,能大幅提升账号的安全性。

合理分享个人信息: 在智慧城市环境下,很多服务需要使用个人信息,但并非所有信息都需要提供。在分享个人信息时,要谨慎选择,只提供必要的信息。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进步,人脸识别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但先进与便捷从不应凌驾于个人信息安全之上。需持续在技术、法律和个人自我保护等方面共同努力,确保技术的持续发展与人的基本权利相互促进,建立更加安全可信的数字环境。

推荐内容